“追氣球的熊孩子”NIKO EDWARDS發文在網上控訴優酷侵權時,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兩個字就是“炒作”。隨著雙方在微博上隔空喊話而不就侵權進行實質性解決,炒作的嫌疑越來越大。
  在沒採訪到NIKO和他文中提及的“欺騙”他的王某時,我沒法推翻這個判斷。
  炒作?“我能贏得什麼呢?”
  接到NIKO的電話,是在我用郵件、微信、微博、短信連續騷擾他一天后。那之前,他的電話一直關機。我猜想,如果真的要高調維權,站在媒體前是很多人會選擇的方法。
  當手機上出現NIKO的名字時,我衝出會議室,拿起紙筆和錄音筆,開始了一個小時的採訪。話筒的另一端,是個努力讓自己顯得成熟的90後男孩,他說關掉手機,只是因為紛擾太多。
  說起優酷刪除視頻和道歉的回應,NIKO仍舊有點忿忿不平,不滿是因為“欺騙”他的王某沒有站出來道歉。雖然其他媒體已經挖出王某的姓名,但他仍稱他王某,理由是,即便王某COPY了他們的故事經歷,但他們不想侵犯了王某的隱私權而給自己帶來麻煩。
  這是一個小心謹慎的19歲男孩。對於網上質疑他炒作的聲音,他敏感而慎重地措辭,並用問句來回答我的提問,“我能贏得什麼呢?”
  他說他以自己的英文名建一個微信公眾號,初衷是因為他的藝術創作常常向外投稿而沒有回應,建一個平臺,希望志同道合的年輕人的創作都能在公號里呈現,公號的點擊量原本也不多。說完,他趕緊強調,別把這些寫進報道,“我怕別人覺得我是在博同情。”
  當那篇《少年不可欺》的文章的閱讀量從幾千到幾十萬時,NIKO說,他有點擔心被利用,在微博上聲明,“請放下你們所有的偏見,請不要拿起利益來相互攻擊詆毀。”他解釋,事情發生後,有優酷的競爭對手也在借勢發言,也有一些律師主動找他們想提供幫助,“我感謝一些人的支持,但不想幫任何人炒作。”
  利用網絡是“90後”的天然本領
  這是一個自我的男孩,帶著“90後”對外界不屑一顧的特征。他覺得“優酷的公關文寫得還不如我們”,“粉絲對我來說就一個數字”,“我從小就把自己當外星人”。
  爭論之中,面對網友的支持或質疑,NIKO向我不斷提及“他一直保持理性”,並用“沒有飈一句髒話”來體現他的理性。他也會用“這社會上有好人也有壞人”的二元論來表達他的世界觀。
  今年,我在採訪中接觸過兩名“90後”的年輕人,一個是之前被網絡炒得火熱的“北大研究生畢業賣米粉”的張天一,另一個就是NIKO。
  對於“網紅”,他們不抗拒也沒表現出過分的興奮。張天一的米粉店火了,他在網絡傳播、媒體報道後獲得日銷量暴增的福利,高興之餘自己又發文大呼“這不正常”,擔心供應跟不上客流,影響米粉的口碑。採訪中,他的語言有一套自己思考後得出的邏輯。利用網絡,“90後”覺得這是他們從小就被包圍在電子產品中獲得的天然本領,並不值得大驚小怪。
  也是這兩個“少年”讓我重新看待這些逐漸進入社會的“90後”,他們不失單純地向這個世界的條條框框挑戰,但他們不想讓別人認為他們真的很天真。那些曾背負“90後”標簽的“少年”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體現他們的存在和價值。
  新京報記者 劉珍妮
  編輯:陳思  (原標題:【手記】不可欺的“氣球少年”讓我重新看待90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vudhtehb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