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報記者 王冕
  專家獻計
  成都特色
  “城市設計,不僅要有科學家的腦,還要有人文學家的心和藝術家的眼。衡量城市成功的標準,要做基本功,而不是標誌性建築,切勿本末倒置。”
  ———在新加坡有“規劃之父”之稱的原新加坡建屋發展局局長劉太格
  “不僅僅是規劃寬窄巷子、錦里這樣的歷史文化街道,還可以建設一批溫情懷舊的城市區間,比如玉林小區。休閑、舒適本來也是成都的城市特色之一。”
  ———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中國城市設計研究中心主任陳可石
  “這個環(指環城生態區)不能只建設成人們走一走、看一看的公園,它還應該是一個休閑和娛樂、景觀和藝術、歷史和文化結合的環。”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鄭光中
  昨日,包括住建部總規劃師唐凱、原新加坡建屋發展局局長劉太格等在內的眾多城市規劃建設專家齊聚成都,為成都城市轉型升級規劃“把脈”。
  根據成都市規劃管理局前期規劃調查研究數據,成都城市發展正面臨著四大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市規劃局擬通過降低城市建設密度和強度,將中心城區人口規模控制在700萬以內。為提高住區公共服務水平,成都市還在中心城區規划了170個社區綜合體,計划到2016年全部建成。
  A
  城鎮結構不合理
  發展不平衡
  “大城市過大,小城鎮過小”,中心城區人口密度過大
  成都應對
  中心城區擬降低
  建設密度和強度
  把中心城區人口規模控制在700萬以內,人口密度控制在1萬人/平方公里左右
  嚴格控制中心城區增長邊界,推動成都從“攤大餅”向組團發展轉變、單中心向多中心,網絡化發展轉變
  通過市級公共服務設施向外延伸和工業商貿產業的轉移,來促進衛星城的發展,逐步疏解中心城區的產業和人口
  “大城市過大,小城鎮過小,中小城市發展滯後,城鎮空間佈局不合理,呈現連片發展態勢。”在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看來,城鎮結構不合理,發展不平衡是成都目前面臨的第一問題。
  以中心城區為例,正呈現出單中心聚集發展態勢,人口密度過大,環境品質面臨挑戰,城市病日益突出。
  他表示,為解決這一問題,市規劃局擬訂了三條主要對策。
  首先是控制中心城規模,規定城市增長邊界。據介紹,中心城區將通過降低城市建設密度和強度,把人口規模控制在700萬以內,人口密度控制在1萬人/平方公里左右。“嚴格控制增長邊界,推動成都從‘攤大餅’向組團發展轉變、單中心向多中心,網絡化發展轉變。”
  第二是大力發展衛星城,“構建由中心城區和天府新區雙核組成的1個特大中心城市、7個衛星城、6個區域中心城、10個小城市、169個特色鎮,約2800個農村新型社區構成的城鄉一體、協調發展的新型城鎮村體系”。他說,可通過市級公共服務設施向外延伸和工業商貿產業的轉移,來促進衛星城的發展,以達到逐步疏解中心城區的產業和人口的目的。
  第三是實施“立城優城”戰略,形成雙核共興的城市格局。
  B
  城市特色
  逐步消亡
  城市“歷史風貌”已經所剩無幾。城市空間形態缺乏層次
  成都應對
  保護歷史遺存
  延伸城市記憶
  重點打造了寬窄巷子、大慈寺、文殊院和水井坊四個歷史文化街區
  規划出青羊宮片區、少城片區等一批特色風貌區,建設駟馬橋、紅樓、紅星路35號等文化特色建築
  重要區域內的所有地塊出讓前,將審定的城市設計、地塊規劃方案中的相關形態控制要求納入土地拍賣條件
  針對特別重要地段,可帶方案進行土地出讓
  “目前,成都基本保持著原有的古城格局,但由於歷史的原因和近十年來以舊城區為中心的現代化建設,城市‘歷史風貌’已經所剩無幾。城市空間形態也缺乏層次,城市整體空間形態不佳。”該負責人說,一言以蔽之,便是“城市特色正在逐步消亡”。
  為保護展現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遺存,延伸城市記憶,成都確定了寬窄巷子、大慈寺、文殊院和水井坊這四個歷史文化街區進行重點打造。
  據瞭解,目前,文殊院和寬窄巷子的打造已按規劃實施,大慈寺和水井坊正在實施中。
  成都市還對老舊院落進行改造,規划出青羊宮片區、少城片區等一批能彰顯成都文化底蘊的特色風貌區,建設駟馬橋、紅樓、紅星路35號等一批“文化地標”,以延續原有的城市肌理。
  完善提升城市形態,劃定重要區域,大力開展城市設計,也是市規劃局擬訂的對策之一。該負責人還介紹說,“重要區域內的所有地塊出讓前,均須編製城市設計或地塊規劃,並將審定的城市設計、地塊規劃方案中的相關形態控制要求納入土地拍賣條件。針對特別重要地段,可帶方案進行土地出讓。”
  C
  開放空間不足
  人均環境資源少
  中心城人均公園綠地為13.9平方米,國外先進城市一般為20平方米以上
  成都應對
  建環城生態區
  增加郵票綠地
  以環城生態區建設為重點,形成生態隔離空間,嚴格控制增長邊界
  因地制宜地規劃增加郵票綠地和袖珍廣場
  “目前,成都市中心城現狀人均公園綠地為13.9平方米,而國外先進城市一般為20平方米以上。”據這位負責人介紹,開放空間不足,人均環境資源少也是當下成都市面臨的問題之一。
  要解決這個問題,市規劃局計劃以環城生態區建設為重點,推動中心城區生態轉型升級。“劃定環城生態區將形成生態隔離空間,嚴格控制增長邊界,也有利於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水環境,傳承城市文化。”
  市規劃局也將因地制宜地規劃增加郵票綠地和袖珍廣場。記者瞭解到,成都市金牛、青羊等五城區目前約有30個郵票綠地,總面積達到了95599平方米,並主要集中在一環到三環間。
  D
  公共服務
  分佈不均
  市級公共服務功能過於集中在中心城區
  成都應對
  今年中心城區擬
  新建30社區綜合體
  建設15分鐘公服圈
  擬建設170個社區綜合體
  城市基本公共服務分佈不均也將給成都城市轉型升級帶來困擾。市級公共服務功能過於集中在中心城區,周邊中小城市對市級醫療、教育、文化、體育等設施功能和產業分擔不夠。而且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滯後,中心城一半以上的社區標準化基本公共服務配套不全,尤其是老城區。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在他看來,以市級公共設施配套為重點,推進衛星城與中心城區市級公共服務一體化將是關鍵。“要以15分鐘公服圈和社區及社區綜合體建設為重點,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衡化。”他介紹說,為提高住區公共服務水平,成都市還規劃建設社區綜合體。目前,中心城區共規劃170個,已建設完成的18個,今年擬實施建設30個,2015年57個,2016年65個。此外,成都市還將逐步提升城市公交分擔率。  (原標題:成都擬劃城市增長邊界中心城區人口控制在700萬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vudhtehb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